剧情介绍

本片探讨二战期间欧洲的犹太人大灭绝,这部主题、形式、范围均博大宽广的电影巨著,是我们每个人应当看的作品。 从记忆和历史的角度看,《浩劫》与其它反映犹太人大灭绝的作品相比,在证词的强烈程度和历史的严谨上高出一筹。克罗德·朗兹曼在13年间经常寻找事件和地点的真相。 《浩劫》既是出色的历史文献,详尽描绘着纳粹灭绝机器,也是一首长长的诔词,将观众带入形而上的体验,带到野蛮的根源。 《浩劫》包涵着庞大的记者工作,在调查和采访方面堪称典范,但它又不只是报道。它同时也是电影巨著(尤其是其剪接),将数十个小时的采访以相互回答、相互碰撞、相互衔接的方式组接起来,一再询问“为什么”却永远得不到答案,因为恐怖已无公度。克罗德·朗兹曼说:“《浩劫》这部影片有关死亡的绝对性,而与幸存者无关。活下去是另一个故事。”

评论:

  • 冀雁芙 6小时前 :

    4.5/5 满满的怀旧元素!加上探月的时代背景,太喜欢了!

  • 中安 0小时前 :

    1969 年以及那个夏天里的「美国」和「美国人」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个时代也一样。50 年后我们看着那个逝去的世代,发现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正站在另一个时代的分界点,正在迎接属于我们的大时代。好或者坏,它都会到来。

  • 寻诗双 7小时前 :

    #看多了猎奇的作品,忽而对这种【现实记录向】的作品很不适应,总生出这是逢场作戏的质疑。没有去过藏区,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们,也从没有想象过这种艰苦的求学环境。“外面的世界好吗?”如果她们真的要问,习惯了外面世界的人们欲言又止就是答案了啊

  • 左安顺 4小时前 :

    罗马之后,所有人开始回忆童年。回忆中6-70年代的休斯顿倒是有很多地方跟8-90年代的我的童年记忆相似。

  • 岚珊 0小时前 :

    动画的最大优势可能在于,它能视觉化所有实景拍摄很难完成的部分,这也使得导演私人记忆能在最大程度上被还原为视觉。这不是一部传记,但是比传记更能触碰到导演内心的柔软和疼痛。除此之外,真的算了吧

  • 严海阳 9小时前 :

    Love the interwoven perspective and nostalgia

  • 房姝好 3小时前 :

    影片中间韩老师的哥哥也来了,我以为会有什么拉跨的情节,但是并没有,韩老师用他的责任心同样说服了他的哥哥,这使我印象深刻。

  • 明采南 3小时前 :

    一代人的航天梦,以回忆的形式来讲充分发挥了记忆不可靠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本来自己睡着了,却因为经历过,硬给自己加戏的做法给电影加了一层可爱。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对60年代美国生活的怀念,都是代表性的细节点

  • 彤珊 6小时前 :

    童年还是值得怀念的,懵懵懂懂的天真纯粹。

  • 伦云心 1小时前 :

    +,除缺少核心意义外,几乎用老套的报菜名流水账达到了月球漫步时父亲所说的“it looks super casual”的目的。

  • 初枫 3小时前 :

    絮絮叨叨的怀旧碎碎念多到压过宏大叙事的时候,整个叙事也随之模糊起来——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呢?

  • 卫政 9小时前 :

    真的是一个童年故事,虽然没有剧情,登月故事连幼儿园小孩都看出来是想象。可是童年的屎尿屁最让人怀念啊

  • 易紫杉 3小时前 :

    60年代火箭城美国少年们的日常。海滩、太空乐园、电视节目,太空梦。结合阿姆斯特朗登月。

  • 可钰 0小时前 :

    开篇青青草原,展现了绝美的藏区风光,也紧扣电影主题。故事讲述了一个90年代初藏区支教老师的一生。由于藏区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前面几任支教老师都坚持不住离开了。影片主人公是个刚刚毕业的北京大学生,他来到学校后最初的打算也不过是坚持到3年期满,但在支教期间被藏民们的淳朴善良和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感动,最终为藏区教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不得不说影片讲述故事的能力较弱,全片平铺直述,故事的转折也有些生硬,但其中洋溢的满满温情依旧让人感动。尤其前半部分主人公初入藏区的生活刻画,让观众也不禁想去青春奉献一回。

  • 公冶芳蕤 6小时前 :

    C+/ 没想到很适合和《浩瀚的夜晚》连起来看。后半段还是不太理解。要是能维持前半段的语气和节奏,像一块凝固的无限宽广的时间切片嵌入登月的宏大叙事就好了。现在这样把涣散的注意力最后拉回到一个定点反而显得过度沉溺也给不出更多东西了。

  • 卫公民 8小时前 :

    对6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期间的非常有趣的少年视角,里面杂糅了男主在整个阿波罗11号升空时期休斯顿的童年回忆:似懂非懂的政治事件,和伙伴们的学校生活,兄弟姐妹们为了打发时间发明的各种游戏,当然还有男主那个惊奇的飞行员幻想。又是一部充满怀旧气息的成长题材作者作品,想想真是巧:昨天刚看完关于怀旧的《无线电时代》和历史题材的《阿波罗13》,今天就看了恰好是两个题材的融合品,而且是关于“电视时代”的,真的有点奇妙。

  • 怡香 9小时前 :

    真人转动画,画味不够有趣,但以此方抵达了小动作或入微的神情细节。穿插纪录片时代文献,在老电影/电视剧里蜻蜓点水地夹带影迷私货(居然说到两次the twilight zone),半睡半醒的小朋友透过眼睛的细缝看到了阿波罗梦。那段升空基地对白和阿波罗11里一模一样。

  • 卓丹萱 5小时前 :

    琐碎的童年回忆,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最好的美国梦,最美好的童年

  • 堂飞白 3小时前 :

    少年时代啊,网飞钱够的,怎么没有用上半梦半醒人生那样的手绘立体的作画设计,那样感觉应该好些

  • 子车俊晤 6小时前 :

    琐碎对白撑起的自传电影,一般适合在电视上当纪录片放放。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